東北角是山海奇景齊備的觀光聖境,也因內外潮水洄流與多元海岸地形,孕育出豐富的海洋生態。其中位於貢寮區的澳底,不但建有天然良港,更因早年發展*九孔養殖漁業,成為東北角最大漁業生產基地。更特別的是,這裡仍保有代代相傳的漁人海女文化,因此成為漁獲匯流的海鮮寶庫。
澳底位於龍洞岬與三貂角之間的大灣澳底部,因此得名。從日治時期即為漁船避風泊地,建港後成為東北角漁船作業的基地;北至彭佳嶼到宜蘭縣龜山島一帶的漁場,往西延伸至基隆嶼及三貂灣,為北台灣的食客捕獲大量鯖魚、鰹魚、小卷、旗魚、白帶魚,與紅魽、赤鯮、鯛、石斑、馬頭魚等高經濟魚種。
澳底周邊形態多元的岩岸地形及大面積潮間帶,則成為漁人及海女一展身手的舞台。從手釣的石狗公、白毛(蘭勃舵魚)、黑毛(黃帶瓜子鱲)、烏格(黑鯛)、石老(藍豬齒魚)、石鯛等夢幻魚種,潛水採集的高級食材,如龍蝦、海膽、石蚵、九孔鮑,乃至隨時序登場的各式螺貝類,用途多元的海菜海藻等。除了供在地食用銷售,更成為北台灣中高端餐飲競相採購的食材逸品。
此外,拜得天獨厚的海岸地形與潔淨無汙染的海域之賜,貢寮是全台唯一能在潮間帶養殖九孔的地區,輔以數十年的實作經驗與育成技術精進,加上導入日本黑盤鮑的養殖,想品嘗天然肥美的九孔鮑魚,這裡是首選之地。
* 天時地利匯集,養出全台第一的海水飼育貢寮鮑
也因此,民國68年北濱公路開通後,澳底即躍為旅遊必經景點,沿著公路排滿餐廳的「海鮮一條街」,更吸引大批饕客競相前往嘗鮮;至今每逢周末假日,品味人潮仍蜂擁不斷。
但時至今日,更多遊人來到澳底,不只為打牙祭,更期待藉由漁村小旅行,探索秘境漁村的靜謐氛圍,向海女學習與海共生的智慧,從浪潮與舌尖感受四季的更替。而澳底村民也藉由靠海維生,支撐起漁村經濟、形塑獨有漁村文化,並成為實踐「人與海洋共生」、「海洋資源永續」的最佳典範。
* 來趟東北角秘境漁村小旅行:澳底漁港、福隆漁港、卯澳漁港、馬崗漁港
我們請來善烹海味的澳底漁村媽媽張寶珠,收集六款當地捕撈/採集的季節性食材,以漁家手法,示範烹調成七款海味佳肴。除了讓大家更瞭解東北角獨特的海潮滋味,也歡迎循味前往澳底各家海鮮餐廳,一嘗究竟。
因與出身漁家的先生相遇,來自西岸雲林縣的她,婚後移居澳底,現在已是擁有五位孫子的年輕阿嬤。當年夫婦攜手共同經營零售漁舖,本就愛吃愛煮食的她,有機會接觸到各式海味食材,加上參加漁會家政班習藝,多年摸索累積,練就一手精準俐落的海鮮烹功。
這次示範菜色之一的「鯖身細魚」是她的創作料理,曾於民國111年全國區漁會的國產魚料理競賽中,獲得冠軍獎項肯定。
文/劉蓓蓓;圖/許家華
* 部分照片提供:新北市漁業處
*想得到第一手萬里蟹美食情報?請加入『螃蟹快報』粉絲頁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WanliCrab
早年在東北角的礁岩海岸、海流激盪的縫角間,輕易便能發現野生九孔。因口感好滋味鮮,於是貢寮漁家自民國六十年代,便在岸邊廣建養殖池,用來培育九孔,口碑產值佳、一時造成盛行,成為全台宴席必備的高檔食材。
閱讀全文 …
金黃燦爛、膏腴如漿、鮮爽回甘的海膽,一直是人氣海鮮食材。澳底周邊海藻繁茂的淺海岩礁底及石縫,正是孕育海膽的溫床。以往澳底靠海女潛水採集野生海膽,但近年當地漁家開始利用放養九孔鮑的潮間帶養殖池,加入紫海膽共同混養,因此現在東北角也能嘗到人工養殖、現採現剖的紫海膽。
澳底周邊並非萬里海蟹的漁場,但仍有老天賜予的天然鮮蟹。它生活在潮間帶、浪花激盪的礁岩之間,頂著近似礁石或海藻的深墨綠色甲殼,像是踮著腳尖、快速在岩面上四處橫行。這就是當地俗稱「白底仔」的白底蟹(鱗形斜紋蟹)。
東北角潮間帶海流潔淨、生態豐富,淺海處與礁岩間常可見到各式螺貝棲息出沒。澳底漁家或趁著退潮時,沿礁岸浪緣摸索採集,或由著潛水裝備的海女,在淺水區浮沈,徒手撿拾海中螺貝。例如這種當地稱做「紅肉螺」的岩螺,跟鐘螺、法螺、笠螺等,雖然肉少少,但都被漁村媽媽當作下酒佐餐的珍饈。
東北角海域位於黑潮及大陸沿岸流兩大海流的交匯處,孕育出豐饒的海洋生態,也是台灣最重要的鯖魚漁場。 捕撈鯖魚的漁法俗稱「三腳虎」,即扒網漁業,採船團方式出海作業,至少包括母船、燈船、運搬船三艘船。作業方式是先由燈船打頭陣,開燈聚魚,母船再從燈船外圍,以繞大圓圈方式,放下漁網;待燈船駛離漁網形成的圓圈外後,立刻將漁網收起,魚群會被趕至網目較小的網道中,再用吸具將漁貨收回船艙冰存。
澳底的初春,潮浪拍打處的礁岩,開始蔓延一襲淡黃至翠綠、細碎柔軟的綠毯,隨著潮汐張合搖曳。這與著名石門老梅「綠石槽」萌生的「石蓴」,色澤質地都不太一樣,它是漁家餐桌上常見的海味「鵝仔菜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