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轉宿命老船長:許溪

『要是市政府提早十幾冬前推萬里蟹就好了。』我賣掉蟹船之前,出海三天,能捕2000多斤的螃蟹,這陣ㄟ船長要靠運氣才捕得到,許溪嘆口氣說,『但彼時螃蟹捕多沒卡好,因為賣不好、賣不掉。』

許多野柳漁人都喊許溪『老船長』,因為他是野柳第一艘捕蟹船的船長,民國六十八年就開始捕螃蟹,從沿近海域,到遠征距離七海哩的西北漁場,許溪是奠定野柳捕蟹產業的第一批先鋒。

許溪小學畢業、十四歲就上船

因為熟悉海象與海蟹生態,每趟回航收獲都不少,但面臨的市況跟崩盤的高麗菜一樣。「上千斤螃蟹在野柳賣不掉,只能載去基隆,販ㄚ(盤商)喊多少我都賣,他們要收多少斤我也只能接受,螃蟹不論花蟹三點蟹,不分公母大小,全一個價錢便宜賣掉。」因為天然海蟹無法長時間蓄養、又容易夭折,當下能賣就賣,只求艙底出清換現金。

許溪暗自不甘心,決定與太太李玉雲留點螃蟹「自己銷看看」,加上現流ㄟ魚鮮貝類,試著在野柳保安宮前擺攤。先只賣漁貨,後來應客人需求,幫忙代工料理,「彼時很簡單,笞ㄚ(盛裝漁貨的容器)疊一疊,就當桌椅給客人坐著吃。」沒想到「溪嫂」廚藝太好,客人讚不絕口又支持,民國九十四年許家正式搬進野柳隧道口的住所,海鮮攤轉型成餐廳,也成為許溪的事業第二春,近年更以「漁村媽媽料理」紅遍媒體,是在地人氣名店。

翻轉宿命不是許溪的強項,但討海人的韌性,總讓他在現實中找到翻轉的生機,「親像阮本來袂曉(不會)捕蟹。」許溪生在金山,隨著爸爸捕漁移居野柳,「海邊ㄟ郎只能討海,阿爸跟他兄弟帶著我們小一輩的出海捕魚,我小學畢業、十四歲就上船。」

許溪

只要東北季風吹起,漁船為安全便得歇息

當年捕近海的鱙仔、吻仔、小捲等魚鮮,收入尚可,但只要東北季風吹起,漁船為安全便得歇息。這段入冬到春季的「散寮」期,沒魚可捕,漁夫不是在家消磨、便往工地打零工,許溪不甘於此,反而跑去基隆,應徵大型拖網船的海咖(基層漁工)。

「彼時拖網船收獲多、景氣好,我上船跟著跑了兩趟,就熟練了,雖然做海咖,但一個月可以掙1800元,比做工多十倍。」只是拖網船作業時間長(一趟一個月),作業時沒天沒夜、遠洋海域風浪又大,許溪自恃年輕力壯,硬是撐下來,也存到第一桶金,結婚後有本錢買下一艘38噸的漁船「新日吉」,開始為自己的家庭打拚。

新漁船材質堅固、動力足,即使「散寮」期也能出海作業,但秋冬漁獲量不足,他從同儕漁夫打聽到捕蟹的商機,開始摸索如何放籠捕蟹。「卡早攏嘸專門捕蟹用的籠子,一開始我用捕赤鱆魚的魚籠,它像一截半圓屋頂的隧道,周圍用鐵絲網包起來,開口是個漏斗型,中間有鉤住炸彈魚的勾子,螃蟹貪吃,鑽進籠子就會卡條條。」

赤鱆魚籠一籠能捕到五六隻螃蟹,但半圓柱型的設計不穩固,常常被海流打翻,於是又改用類似設計的四方型鐵籠。四方型鐵籠非常沈重,操作或堆疊上,都不如現今萬里漁夫採用的圓型尼龍網蟹籠來得輕巧,又容易鏽蝕毀壞,但許溪仍靠這款原始籠具,在沒有GPS及先進探測儀的年代,憑經驗與專業,捕到一批又一批的海蟹。好些野柳漁人都讚他「捕蟹足厲害」,他謙稱「骨力(勤奮)就ㄟ捕得到。」 

 
▼現今萬里漁夫採用的圓型尼龍網蟹籠
現今萬里漁夫採用的圓型尼龍網蟹籠


▼早期萬里漁夫使用的原始籠具 - 四方型蟹籠 (現代改良版)
早期萬里漁夫使用的原始籠具 - 四方型鐵籠(蟹籠)

「討海人『有風颱,嘸報頭』*註,我在賣掉蟹船退休前,能出海的日子就不會休息。」許溪說,即使出海遇到暴風浪,「阮ㄟ經驗是這樣,浪最猛的時候不要急著前進,放風錨、穩住船,喬好船頭角度,撐過第一天,之後就平穩妥當,可以繼續前進漁場捕蟹了。」

或許就是大海滋養出的堅毅,讓許溪屢屢翻越人生浪潮,從自尋生路的漁村子弟、苦幹實幹的基層漁工、積極打拚的捕蟹船長,再到回歸家庭、夫唱婦隨的餐館主人。現在的他仍然勤奮,常站在店頭,熱心傳授食客各項挑蟹吃蟹的漁人知識,憑資歷現身說法,為萬里蟹掛最有說服力的保證。

*註『有風颱,嘸報頭』對漁夫來說,具威脅性的只有颱風天,沒有因為風浪大、天氣糟,就不出海這回事。

溪嫂活海鮮

延伸閱讀:溪嫂活海鮮

 


撰文:劉蓓蓓 / 攝影:許家華